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从30人到1人——中国南极科考船的气象预报员变迁
时间: 2024-05-11 | 发布人:行业动态

  当地时间3日9时,59岁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研究员许淙准时出现在科考船“海洋六号”的会议室里。作为船上的特聘气象预报员,他一定要通过互联网下载、接收国内外的数值预报图,为接下来的航行和科考工作提供坚实的气象保障。

  此时,“海洋六号”正以4至5节的航速,平稳地行驶在南极南设得兰群岛以北海域。它的身后拖着一条长达1200米的地震探测电缆,风浪稍有变化,都可能对科考作业造成显著影响。

  这已经是许淙第八次作为气象保障专家参加极地考察了。从1984年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开始,他先后登上过“向阳红10”号、“极地”号、“雪龙”号、“海洋六号”科考船,经历了南极航线与极地站点的狂风巨浪和冰雪严寒,也见证了中国气象科研界应对极地风云变化挑战的发展历程。

  1984年11月,26岁的许淙和其他同事一起登上“向阳红10”号科考船,参加中国首次南极科考。由于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操作繁琐,当时船上配备的气象保障人员超过30人。要获得一个时次的天气图,需要通信、人工填图、人工绘图等多个工序,多名值班人员连续工作数小时才能完成。遇上风浪,人们还需要在颠簸的甲板上冒险操作,难度可想而知。

  艰苦的工作条件,给初出茅庐的许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接收到云图信号后,气象人员需要在专门配备的暗室里进行人工曝光、定影、显影、清洗和烘干,忙碌一个小时才能制作出一张低分辨率的黑白云图。暗室空间狭小、空气污浊,极易让人感觉不适和晕船,可是船舶航行又迫切需要这些云图给予保障,他们咬牙坚持,通过轮流进出方式完成任务。

  “即使是这样的大团队保障,由于基础资料几乎是一片空白,设备不够先进,预报常常不能即时准确反映南极天气的快速变化。”许淙说,“向阳红10”号曾经多次在南大洋遭遇强风过程,最高时记录到12米高的巨浪。

  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极地气象预报与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开始了齐头并进、并肩作战的崛起过程。33年过去,从无到有、从单一航线保障到如今拥有较强的大气、海冰和海洋预报服务能力,中国拥有了综合性的极地气象预报服务能力。

  在极地科考“老队员”许淙身上,这一变化的最直接反映,就是他从在大团队中工作逐渐变成了“前线年,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等部门联合研制出我国第一套船载高分辨率气象卫星接收系统,并将其成功安装在“雪龙”号科考船上。这一系统只需两个人操作,就可以准确跟踪卫星并接收到高分辨率卫星图像,通过终端即时彩色显现,云、水、冰清晰可辨,被誉为极地航行保障的“千里眼”。

  如今在“海洋六号”上,一个人、一台电脑、一条网线,就是许淙的日常工作写照。他利用互联网下载和接收各种数值预报产品,航线预报的参考资料也不再局限于沿途国家发送的气象传真图,来源于北京后方团队的气象数据和图片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表面上我是一个人,但我背后有着强大的国内团队和自主技术支撑,我们已连续多年发布南极海冰和大气数值预报。中国极地预报已经从主观定性发展到客观定量,内容和精度都大幅度提高,”许淙说。

  “海洋六号”还是南极科考的“新兵”,这是它第一次执行南极科考任务,但从智利瓦尔帕莱索港起航,到穿越“风暴走廊”德雷克海峡,再到南极工作区域,它依靠强大的气象保障支持,多次巧妙避开恶劣气象和海况,顺利开展科考业务。

  还有一年时间,许淙就要退休了。在这位极地“老兵”的身后,是中国迈向极地科考强国和极地气象预报强国的坚定步伐。来自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信息数据显示,中国正在谋划发展先进的极地海冰-海洋资料同化系统,加强极地大气、海冰和海洋数值预报模式的自主研发能力,最终建立我国自主的南北极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服务系统,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和极地海洋科考提供及时、有效支撑。



关注官方微信


沪ICP备09056669号-3